家政團體標準暨尋找“守信商家”活動啟動
- 發表時間:2019/03/14
- 來源:
從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官網獲悉,2018年,市、區消委會收到家政服務消費投訴有1193宗,同比增長45.31%,相比于商品類投訴,家政等服務類投訴調解依據的法律法規相對欠缺,常常遇到經營者、消費者各執一詞,調解難度加大,消費者對于出臺家政服務團體的訴求越來越強烈。
案例 消費者李女士與某家政公司簽訂嬰幼兒護理合同。李女士發現家政公司派出的護理人員提供的嬰幼兒護理不符合服務,嬰幼兒護理需要專業人員提供護理服務,但家政人員缺乏基本的嬰幼兒護理經驗,連最基本的給嬰幼兒洗澡都不會,經李女士多次投訴反饋,家政公司亦認為護理人員服務行為存在問題,并給予道歉,但至此仍未給予負責任的處理。李女士認為家政公司存在欺詐及虛假宣傳行為,簽訂合同時向李女士宣稱其派出的護理人員有嬰幼兒滿月至三周歲的護理服務經驗,但實際上工作人員在服務幾周即被解雇;李女士通過信用平臺查詢,該公司已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近年來,深圳市消費者對服務投訴的數量已經超過對商品投訴的數量,消費糾紛由商品為主向服務為主轉變。其中,家政服務行業消費糾紛較為突出,行業的缺失是重要原因。2019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為“信用讓消費更放心”,要在全社會形成公正、科學、公開的信用評價體系,發揮信用對經營者的激勵和約束作用,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3月7日下午,深圳市消委會聯合福田區消委會、寶安區消委會、龍崗區消委會、光明區消委會組織家政服務行業協會、58同城、58到家及部分家政服務企業召開家政服務團體制定公開討論會,正式啟動家政行業團體制定工作,同時在家政行業開展尋找“守信商家”活動。
目前廣東省尚無家政服務行業團體,2018年新修訂的化法最大的調整是在分類中,除原有的國家、行業、地方、企業外,增加了團體,賦予團體法律地位,鼓勵相關社會團體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市、區消委會作為消費者之家,以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服務領域,按照“消費調查+團體+實施社會監督”的模式,牽頭制定廣東省首個家政服務行業團體。家政服務團體制定從消費者的視角出發,通過前期對家政服務行業監督調查結果,充分傾聽消費者聲音,從管理、服務、售后三大模塊進行編制,確定消費信用、消費監督、消費投訴處理等關鍵指標,以大數據、NPS、神秘顧客、315志愿者等四大手段,鼓勵消費者對實施進行全過程監督。
為推動消費領域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從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起,深圳市、區消委會將聯合各行業協會在全市范圍內啟動尋找“守信商家”活動,倡導廣大經營者誠實守信依法經營,在全社會營造重視企業信用、打造企業信用、提升企業信用的良好氛圍。家政服務團體將結合尋找“守信商家”活動,綜合線下和線上家政服務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家政服務行業信用體系,建立守信主體“紅名單”制度和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讓消費者選擇家政服務不再難。
團體要維護團體的利益,而消費者是最大的團體。消委會牽頭推動的團體,有鮮明的維護消費者利益的導向。團體最難的環節是實施與監督,該團體將創新消費者參與實施監督的方式,倒逼企業遵守,讓遵守的“守信商家”從中受益,獲得消費者的選擇和青睞,從而讓家政服務市場實現良幣驅逐劣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