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新排放標準正在抓緊制定
- 發表時間:2004/09/04
- 來源:慧聰網
國家發改委產業政策司日前在北京召開了摩托車檢測機構會議,確定了第二階段排放執行時限:企業公告產品應于12月31日前完成型式核準試驗并向國家發改委提交報告。逾期未能提交報告的將撤銷公告,待完成型式核準試驗后再予以恢復。會議要求摩托車檢測機構保證自律,并建立相應的工作程序,應確立排放耐久的試驗地點,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證嚴格規范的實施試驗要求。 關于摩托車新的排放標準(相當于歐Ⅲ)也在緊張的制定中。8月16~17日,在西安國家摩托車監督檢驗中心召開了《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排氣污染物限值及測量方法(Ⅲ)》及《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燃油蒸發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標準研討會。相對于兩輪摩托車而言,我國三期排放標準限值與歐Ⅲ完全一致,根據國情增加了三輪摩托車的排放限值要求。三期排放的特點是車輛啟動立即開始采樣,對所有的摩托車都要進行10000km的劣化耐久性考核,規定了使用CECRF-08-A-85油品。型式核準試驗自2007年1月1日起強制執行,生產一致性檢查試驗自2009年1月1日執行。 摩托車要達到三期排放標準,相對于二期增加成本更高,不同型式車增加的成本200多元到數千元不等。摩托車燃油蒸發排放的控制費用需增加在幾十元到上千元。 國家提高摩托車環保技術門檻,是與國際接軌的需要。歐盟自2006年1月1日起摩托車執行歐Ⅲ標準,日本自2007年1月1日起執行新排放標準(類似歐Ⅲ)。摩托車環保技術門檻的提高,對摩托車行業來說,將會帶來成車成本的增加,相對于目前已處于微利的摩托車行業來說,是嚴峻的挑戰,但更是難得的機遇,將會加快摩托車行業的整合步伐。隆鑫工業集團等優勢企業,通過不斷開展的國內外技術合作,已完成了摩托車成熟環保新技術及工藝的儲備,將進一步加大國內國際市場的開拓力度,為用戶更好提供優質環保的摩托車產品。 摩托車行業從今年1月1日開始,新定型摩托車已開始實施第二階段型式核準試驗(相當于歐Ⅱ)要求;從2005年1月1日,摩托車開始實施第二階段排放生產一致性檢查。各摩托車企業加快了環保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目前采用最多的技術是化油器的精確控制、三元觸媒催化轉化器和空氣補氣系統的應用等,以及電噴技術的應用等。 新技術帶來的是成本的增加,以三元觸媒催化轉化器為例,約需增加成本100元左右;摩托車應用電噴技術,約需增加成本500~800元。電噴技術主要用在中大排量摩托車上,由于成本及市場等問題,還未真正批量進入市場。根據目前獲得北京地標的排放車型統計,采用三元觸媒催化轉化器技術比較普遍,也比較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