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項新的人參分等質量標準正式實施
- 發表時間:2018/10/19
- 來源:
近日,記者從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獲悉,10月1日起,《》標準、《》標準等8項新的人參分等質量標準正式實施。這些標準規定了相關人參產品的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標簽和包裝以及運輸和貯存,適用于人參產品的分等和檢驗。
近期,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公布的《關于批準發布〈工業硼酸〉等393項國家標準和7項國家標準外文版的公告》(2018年第9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顯示,2018年10月1日起,《》標準、《》標準等8項新的人參分等質量標準正式實施。具體包括:GB/T
22533-2018《》、《》、《》、《》、《》、 《》、GB/T 22539-2018《》、《》。此8項標準均為替代2008年版舊標準。
人參自古以來被譽為“百草之王”,《神農本草經》記載:“人參,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臨床認為其功效包括:強心肌、調血壓;降血脂、降血糖、預防冠狀動脈硬化;對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減少疲勞感,增強記憶力;減少排尿,加強性功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等,現在更是被發現對多種癌癥有抑制作用。人參中的人參皂苷Rg2,其最顯著作用是用于搶救心源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人參在美容方面也有效果,是“滋陰補生,扶正固本”之極品。浸出液可被皮膚吸收且無刺激,促進血液循環,調節水油平衡,使皮膚潔白光滑有彈性。說到底,所有人參的功效以補氣補虛為主,但各有千秋。
人參同其他植物一樣,也會有品種的差別。商品人參種類繁多,分類詳細,一般來說,有按種植生長方式命名的,如:野山參、移山參、園參等;有按產地不同而命名的,如:吉林參、遼寧參、石柱參等;有按炮制加工方法不同而命名的,如:紅參、生曬參、保鮮參、凍干參等;有按形體規格命名的,如,普通紅參、邊條紅參;也有按復合式命名的,如:吉林野山參、遼寧石柱參、集安邊條參等。
單從加工方式進行分類,人參總體分為三類,紅參是參的熟用品;無論何種人參,通過紅參以外的加工方式加工而來的人參,都可以稱為白參;鮮參也就是人參從泥土里挖出來,直接保存,未經過任何加工的人參。
人參的商品種類和規格比較繁多,價格相差懸殊。為規范各類商品人參市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布了商品人參國家標準,并且細分了不同品類的質量分等。如在《》標準中分別規定了邊條鮮園參(人參中具有蘆長、主根長、支根長三長的鮮園參)和普通鮮園參(支根多呈叢狀,具有支根多、須根多、不定根多的鮮園參)的規格等級分類。
在《》標準中,對“生物(以鮮人參為原料,洗刷后經過生物保鮮處理的產品)、冷凍(以鮮人參為原料,洗刷后經過冷凍處理,并經冷凍貯藏的產品)保鮮野山參”規格進行了規定。新標準還規定將生物保鮮野山參中特一級、特二級、特三級三個規格合并為一個規格等級為“特級”,特級生物、冷凍保鮮野山參的單支重量應大于等于60克(詳見圖3)。而對生物、冷凍保鮮普通人參規格的具體要求為:特級普通人參的單支重量應大于140克,特級、一級到五級的普通人參主根長應在7厘米及以上。
紅參是以5年及5年以上鮮人參為原料,經過刷洗、蒸制、干燥的人參制品。紅參的品類繁多,在《》標準中就分別規定了普通紅參、邊條紅參、模壓紅參、全須紅參、紅參片等品類的規格等級。
業內人士表示,本次新人參標準的修訂和實施,對于規范人參行業、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對提高消費者認知,避免其上當受騙,也有一定的防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