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交易產品質量網上監測規范》國家標準解讀
- 發表時間:2019/09/09
- 來源:國家市場監管總局
一、編號、名稱
《》
二、制定背景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持續快速發展,交易產品日益豐富,2018年我國電商交易規模就高達31.63萬億元,其中有形產品交易占比超過50%。與此同時,電子商務交易產品的質量問題也時有發生,由于電子商務交易產品與傳統的產品質量管理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電子商務交易產品質量管理一直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并成為影響我國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
電子商務交易產品質量因涉及的相關方多、影響因素多,其監管需要社會多方參與和共同治理。目前,我國已初步構建了“網上查找、源頭追溯、屬地查處、誠信管理”
的電子商務交易產品質量監管新機制,在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測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實踐,這些都為電子商務交易產品質量監督等相關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本主要是針對如何及時發現在線交易產品質量隱患,如何系統持續地采集、處理、評估產品質量風險信息,如何抽樣、檢驗和綜合分析形成產品質量監測數據,如何建立科學有效的產品質量風險管控流程和方法等需求而制訂。
三、主要內容
本基于過程管理思想和最佳實踐經驗總結,規定了電子商務交易的有形產品質量網上監測的主要活動(包括質量風險點確認、質量監測計劃制定、網上采樣、樣品檢驗等)及其要求,以及實施產品質量網上監測的保障和能力支持要求。該適用于有關監管部門、第三方監測機構對網絡交易有形產品的質量監測活動,也適用于各類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對其銷售產品的質量監測活動。
四、實施意義
(1)本充分吸納風險管理等領域的國際先進經驗和方法而制訂,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本的實施,有助于規范電子商務交易產品質量網上監測相關活動,為電子商務交易產品質量的風險預警和管控等提供技術支撐,促進電子商務交易產品的質量監測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環節的有效協同,進一步為保護消費者權益、提升我國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管理水平、改善質量監管和質量環境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