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會工作服務系列指南》預計年內發布實施
- 發表時間:2019/04/15
- 來源:
近日,深圳市社會工作者協會化工作委員會經評選后正式成立,涉及7個領域的《深圳社會工作服務系列指南》,將于今年完成在全市范圍內的發布實施。
從登記數量來看,深圳市的社會組織總量從2008年的3355家,以11.79%的年平均增長率增長至2018年的10230家,每萬名常住人口擁有社會組織的數量從2008年的3.52個增長到2018年的8.03個,萬人社會組織擁有量居全國一線城市之首。
從2018年底深圳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部門提供的統計臺賬來看,教育類社會組織最多(占總數的24.25%),其次分別是社會服務類(占總數的20.27%)、文化類(占總數的17.81%)、體育類(占總數的13.07%)、工商服務類(占總數的9.57%)。由此可見,深圳社會組織的業務活動以補充基礎公共服務、提供社會服務、服務經濟發展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主。
統計顯示,深圳社會組織的收入增長迅速。根據2017社會組織年度工作報告統計,深圳社會組織的總收入在2016年為213.31億元,2017年增長至251.00億元,同比增長17.72%。2017年支出合計248.43億元,整體上看,收支基本平衡。
人才是推動社會組織和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對人才培養的重視助推了深圳市社會組織的高質量發展。在人才培養機制上,以社會工作人才為標桿,出臺了《關于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推進社會工作發展的意見》以及7個配套文件,內容涵蓋了關于社會工作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和激勵的相關政策措施,為打造專業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奠定了基礎。并且通過建立社會工作發展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示范區,利用地緣優勢,引入香港督導,借助香港的社會服務經驗培養本土督導人才,提升深圳社會工作專業化水平。
作為深圳、深圳質量建設的重要力量,為爭當全國民政的創新者和引領者,深圳市民政局起草了《深圳市民政局化建設行動計劃(2017-2020年)》。近年來,深圳市民政局緊緊圍繞打造深圳、深圳質量的要求,通過建立健全體系,大力提升民政服務質量,取得明顯成效:在全國率先出臺多個民政領域的地方,制定內部80余件,7個被頒布為地方文件,《老年社會工作服務指南》被民政部頒布為行業(MZ/T
064-2016),《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規范》、《深圳市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社會組織推薦目錄編制管理辦法》等發揮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近年來,深圳社會工作不斷向著專業化職業化化方向推進。自2016年起,組織深圳各家社工服務機構開展了社工服務的編制研究工作,陸續形成了社會工作在學校、醫務、禁毒、信訪、老年、企業、災害7個領域的《深圳社會工作服務系列指南》,并提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評審。
據悉,深圳市社會工作者協會編制形成了《深圳市社會工作體系》,并通過大量的國內外文獻分析與調研訪談,進一步完成《深圳市社會工作服務質量管理體系》,這是內地首個社會工作體系和社會工作服務質量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