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贍養孝老有標準 贊一個!
- 發表時間:2018/04/26
- 來源:
近日,“贍養孝老常山”成為了廣大常山市民茶余飯后的熱議話題。常山縣獨創贍養孝老,倡導“子女每年給每位老人的贍養費不低于3600
元”等政策的出臺得人心、順民意,把尊老孝老化,把“5·20”定為敬老日,常山縣上下營造了濃厚的敬老孝老氛圍,讓每一個生活在常山的老人幸福快樂,讓每一個家庭將關愛注入每一位老人的心田,大快人心,拍手叫好。
然而政策的出臺還需要落實到位,如何讓執行落地,如何讓敬老孝老成為一種內心自發的行為,如何讓老人真正感受到孝的溫暖,筆者認為后續的路還很長,唯有健全敬老孝老機制,方能塑造厚養孝道新風。
組織領導要加強,敬老孝老是民生大事。近年來,隨著外出務工、進城人員的增加,農村空巢老人越來越多,部分老人在生活保障上面臨更多困難。常山縣級統一部署,鄉村兩級如何跟進,執行力度該如何把控,檢查考核又該如何體現,操作過程有何問題等各級組織務必明確責任,統一指導,協調工作,才能讓敬老孝老工作全面鋪開,扎實開展。
服務工作要到位,敬老孝老是大家的事。如何有效地督促和管理子女敬老孝老,這是一道難題。贍養老人一般都靠自覺,對那些不太孝順的子女,老人不好意思說,別人也不好出來管。筆者認為尤其是村一級要成立敬老孝老督察辦公室,深入各戶動員,發放宣傳材料,詳細介紹敬老孝老工作目的意義和具體要求,確保廣大群眾對這項工作充分理解和支持。逐戶走訪調查,準確掌握老年人家庭基本情況、收入真實情況,填寫《敬老孝老信息卡》,做到情況清、底子明、管理全覆蓋,使每一位需要子女贍養的老年人都納入管理范圍。對敬老孝老中出現的問題能及時反饋處理,讓督察辦公室成為老人們的保護傘,娘家人。
精神慰藉要滿足,敬老孝老是暖心工程。常山縣里制定倡導子女每年給每位老人的贍養費不低于3600元固然是好,這給老人生活提供了物質保障。但是精神慰藉更是老人們所渴望的。花點時間陪老人嘮嗑、吃飯、散步、體檢、旅游,滿足他們心理需要,促進其心理健康。家的溫暖不僅僅是金錢的付出,更重要是心靈的慰藉。
考核獎懲要落實,敬老孝老是永久工程。常山縣、鄉鎮(街道)、村層層落實考核獎懲制度,把“敬老孝老”作為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多開展有關“孝老好兒女”等評比活動,廣泛宣傳,相互監督、相互學習,調動群眾敬老孝老的積極性,讓身邊的敬老孝老典型受人尊敬,享受福利,從而激發更多的人自覺履行贍養義務,行孝盡孝,讓厚養老人成為慢城常山的一張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