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學會標準亮相核工展
- 發表時間:2018/04/08
- 來源:
3月30日,中國核學會發布會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上舉辦,《》等9項中國核學會集體亮相。
中國核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工作委員會主任李冠興院士,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改革發展處處長黨鋒出席發布會并致辭。來自中國科協、清華大學、中科院沈陽金屬所、核工業化研究所、中廣核達勝核技術有限公司等起草單位及相關單位的60余專家學者及媒體參會。會議由中國核學會工作委員會秘書處副秘書長、核工業化所副所長吳潛主持。
李冠興院士表示,團體在貼合產業發展需求,及時推廣科技成果、促進國際接軌、提升國際競爭力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中國核學會作為核領域國內外最具影響力的學術團體之一,自2015年以來,根據《深化化工作改革方案》等文件的要求積極開展了系列化工作,是中國科協第一批自主培育的團體試點單位之一,也是核領域第一家國標委團體試點單位,兩年多來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在制定方面,中國核學會結合核產業當前的市場和技術創新需求,兼顧先進性、經濟性、適應性和實效性,優選我國核電、核技術應用及基礎科研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國內外空白的技術方向開展化工作,制定了一批快速響應創新和市場需求的團體。目前核學會已發布《輻射加工用電子加速器裝置運行維護管理通用規范》《卓越核安全文化基本原則》《電子束輻照處理印染和造紙工業廢水的技術》等9項團體,其中,《核電廠金屬材料高溫高壓水中電化學試驗方法》等4項高溫高壓水環境下的材料試驗,符合我國核電廠材料性能評價和試驗研究的需求,具有先進性、科學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填補了國際上該領域的空白。為更好地與國際對接、更好地服務“走出去”,2017年起中國核學會均采用中英文雙語發布。
黨鋒處長表示,團體具有“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及時吸納最新科技成果”等優勢,我們要重視對科技發展的引領作用,中國科協將繼續鼓勵支持學會開展團體研制,特別是鼓勵支持學會團體國際化工作,圍繞我國“一帶一路”戰略,更好地服務中國技術和“走出去”。中國核學會是國標委第二批團體試點單位,也是團體化發展聯盟副主席單位,并牽頭聯盟國際化有關工作,希望學會能夠抓住我國由核大國轉變核強國的歷史機遇,通過“走出去”服務我國核電及核技術應用產業“走出去”,進一步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的聯系與溝通,探索學會團體國際化發展道路,為推動我國團體的國際化貢獻力量。
會上,中國核動力運行研究所評估中心評價技術研究室副主任沈曙光、中科院沈陽分院院長韓恩厚、中廣核達勝加速器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志強、中廣核核技術有限公司專家胡金慧、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何仕均教授、蘇州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沈月平教授等主要起草單位代表對已發布的9個的內容、適用領域、應用前景等情況進行了介紹。
本次發布會上,核學會亮相的分為4類共9項。核安全文化1項:《卓越核安全文化基本原則》2016年8月發布;試驗方法類4項:《核電廠金屬材料高溫高壓水中劃傷再鈍化試驗方法》、《核電廠金屬材料高溫高壓水中腐蝕疲勞試驗方法》、《核電廠金屬材料高溫高壓水中應力腐蝕裂紋擴展試驗方法》、《核電廠金屬材料高溫高壓水中電化學試驗方法》2018年3月發布;核技術應用3項:《輻射加工用電子加速器裝置運行維護管理通用規范》2016年8月發布,《食品輻照-用電離輻射處理食品的輻照過程的開發、確認和常規控制要求》2018年3月發布,《電子束處理印染和造紙工業廢水技術規范》2018年3月發布;調查技術規范類1項:《輻射流行病學調查技術規范》2018年3月發布。
本次發布會是中國核學會的首次發布會,是中國核學會化工作的初步成果展示,也是我國團體化在核領域發展的重要體現。
相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