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領導和指導下,中國商業聯合會在商業行業標準化領域開展了積極而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肯定。當前,中國已是WTO的成員國,根據承諾,至2004年底商業領域將全面向國外開放,因此,商業將與其他已全面對外開放的行業一樣,面臨著一個很具體而又實在的機遇和挑戰。機遇就是中國商業將進入一個更開放的內外資全面并存的市場;挑戰是中國的商業標準化基礎弱,與國際接軌的操作難度大。因此,中國商業聯合會在為推動和促進中國商業發展的進程中,要做和能做的工作很多,商業行業標準化工作就是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基礎工作。推進商業行業標準化對規范行業、凈化市場,建立公平競爭的環境有著無可爭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國商業聯合會憑借這歷史使命,將會在商業行業標準化工作中多做實事。 今天要匯報的內容有三個方面: 一、 中國商業行業標準的現狀; 二、 商業行業標準化促進和繁榮了市場; 三、 建立完善的商業行業標準體系。
一、 中國商業行業標準的現狀 據統計,至2004年10月共有商業行業標準166項,行業標準計劃項目94項。在現有的行業標準中,從標齡來看有近三分之一標準超過5年的標齡期,成為需要進入維護的標準。 從現有的標準內容來看,覆蓋了基礎、方法、管理和產品等方面。其中有基礎標準70項,方法標準9項,管理標準16項,產品標準71項。這些標準在過去和現在對規范我國商業領域、市場行為,提高產品品質、促進貿易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對上述的現有標準和標準計劃項目正在加緊做好清理評價工作。 二、 商業行業標準化促進和繁榮了市場 多年來實踐證明,商業行業標準基本上都是為規范和促進商業行業的發展而立項制定的,因此,他們在商業領域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拿《月餅》系列標準(包括、SB/T10351.1~3-2002、,以下簡稱《月餅》行業標準)為例。《月餅》行業標準于2003年4月新聞發布后,在全國引起很大的反響。我們先后在月餅生產的主要產地如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河南等地舉辦了標準宣貫班,參加對象有市、縣標準化部門和質檢部門負責人,月餅骨干企業的領導。月餅標準在較短的時間內傳遍全國。很多月餅生產企業根據標準要求,積極優化月餅配方,加強對月餅原料的選擇和挑選,對我國月餅質量的提高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具體的效果是: 1. 在深入學習《月餅》行業標準的基礎上,企業按照行業標準的要求,修訂了月餅企業標準; 2. 企業積極按《月餅》行業標準要求組織生產,產品質量得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據調查統計,上海市2003年月餅產量為1.27萬噸,而2004年月餅產量為1.34萬噸,上升5.4%(注:根據上海的習慣,2004年是月餅銷售“小年”);銷售額2003年9.23億元,2004年為11.86億元,上升了22.17%。再看月餅質量抽檢合格率,2003年為97.5%,2004年為98%。消費者普遍反映,2004年投放市場的月餅質量好于往年,對月餅質量的投訴大大減少。據了解,其他地區亦出現類似的情況。 當然,在月餅標準實施中亦發現,標準的條文中對月餅包裝的要求過于簡潔,缺少限制過度的條款,至使目前市場上少部分月餅包裝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過度包裝。為此,我會在2004年11月27日專題組織召開了“月餅標準和月餅包裝研討會”,有30余家月餅生產的骨干企業和月餅行業的管理部門出席了會議,通過研討,與會代表肯定了月餅標準對我國月餅生產、銷售市場的指導作用,亦提出了在月餅標準中應有對包裝適度制約的條文,并提出將此標準提升為國家標準的建議。 其他近期批準制定的有關行業標準,如《雞精調味料》標準,《肉制品安全產品質量認證》標準等都對市場有著積極作用。 三、建立完善商業行業標準體系 當前要完善我國商業行業領域的標準,必須要有一個科學的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標準體系作制定商業行業標準的框架。為此,根據國內外有關行業標準體系的建立模式,對構筑我國完善的商業行業標準體系,我們準備把握住三個基準點: 1. 做好標準化工作要具備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念; 2. 要領悟標準化工作是促進商業領域科技進步和貿易發展的需要; 3. 要堅持把標準化工作視為商業領域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唯有如上所述,商業行業標準體系才得以規劃成既能符合WTO的游戲規則,又能打造出我國商業領域新時代的業態形象。中國的商業行業標準體系如何打造,我們的做法是: 1.確立商業行業標準體系綱目,綱舉才能目張。 規劃好商業行業標準組成的體系,做到門類條目清楚,標準協調配套。遵照先基礎后其他,先綜合后專業,先通用后專用的原則,使標準形成有機整體。 2.建立商業行業標準體系必要的技術和資源支持。為此要做到: (1)堅持制修訂標準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標準是人們行為準則,必須強調和堅持科學性,任何非科學的內容不能也是不應該摻入標準條文。標準屬于生產力范疇,標準是現實和未來的結合,因此標準應帶有前瞻性。 (2)標準服務于市場經濟,標準又源于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制修訂標準不能離開市場經濟這個范疇。 (3)充分認識標準化工作的主體是企業。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是標準的主要實施場所,企業又是標準制修訂的主要參與者,因此標準化工作離不開企業。 3.組織好人材培養 以人為本,這是萬事俱興的關鍵,商業系統由于歷史原因,從事標準化方面工作的人材素質與其他有關行業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把培訓從事標準化工作的人材作為開拓商業行業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條件是必不可少的。具體做法是: (1) 健全對標準化工作的專職(或兼職)人員的培訓制度,建立從事標準化工作 人材庫,尤其要加強對企業內從事標準化工作的人材舉辦定期(或不定期)的輪訓。 (2) 有針對性地舉辦標準宣貫研討會,提高標準的貫徹力度。 (3) 加強對國際有關標準化組織的聯系,采取請進來,派出動的辦法,重在參與,汲取精華,為我所用。 4.經費籌措 經費是辦事的基礎,為此: (1) 積極爭取國家財政的支持; (2) 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在組織企業參與標準制修訂的同時,做好企業對標準制修訂的集資贊助事項。 (3) 開展標準化咨詢工作的收入。
二○○四年十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