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基本狀況 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是從事石油工業油氣勘探、開發、儲運、油氣貿易、石油設備材料、海洋石油工程、石油工程建設等石油工業上游領域標準化工作的技術組織,1984年11月經原石油工業部批準成立。1998年石油工業企業重組改制以后,上述相關業務分別由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多家石油企業承擔。為了適應重組改制以后的新體制,全面加強石油工業標準化工作。2000年11月原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又重新組建了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新的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由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石油企業及有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業務領導和技術專家組成。目前,有關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組織機構、制度建設和技術標準制修訂等情況如下: 1.組織體系情況 目前,在石油工業上游領域,有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石油鉆采設備和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天然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三個技術組織從事技術標準的制修訂和歸口管理工作(石油工業標準化組織機構見圖1)。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下設石油地質、石油物探、石油測井、石油鉆井、油氣田開發、采油采氣、油氣儲運、石油計量、石油節能、石油安全、石油管材、儀器儀表、石油信息、工程建設、勞動定額和海洋石油工程等16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油氣管道、環境保護兩個直屬工作組。有700多名委員和專家直接參與技術標準的制修訂和復審等工作。油標委下設秘書處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全國石油鉆采設備和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天然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別于1988年和1999年經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成立,主要從事石油工業上游領域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同時,在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協調下,從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2.制度建設情況 2000年新的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建以來,為了適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石油工業市場化、國際化的發展要求,根據國家有關標準化工作的規定,同時參照和學習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外石油工業標準化機構(API、IP)的運作經驗,按照市場導向和“公開、公平、透明”的原則,初步制定出八大制度系列,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相關利益方共同參與,平等協商的工作機制,以確保組織運轉通暢、管理科學和工作高效。 ――油標委、專標委年會制度。每年召開一次年會,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機構人員調整、經費分攤等重大事宜由年會決定。秘書處根據年會決議,在報請國家行業主管部門批準以后,組織行業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和技術標準宣貫計劃的實施。油標委年會由三大石油公司輪流承辦。 ――主任辦公會議制度。每年召開一到兩次主任辦公會議。在年會閉會期間,油標委秘書處不能決定的重大工作事宜,報請召開主任辦公會議決定。 ――油標委秘書長辦公會議制度。平均每兩個月一次油標委秘書長辦公會議。秘書長、副秘書長出席,各大公司聯絡秘書和秘書處常務秘書列席,研究解決秘書處日常工作問題。 ――專標委秘書處聯席會議制度。每年一到兩次專標委秘書處聯席會,協調年度標準制定計劃、評選先進專標委秘書處、培訓等事宜。 ――標準化工作經費分攤制度。油標委秘書處工作經費由三大公司按油氣產量比例分攤;專標委工作費用由所掛靠的石油公司承擔;標準的起草補助費用由承擔單位所在的石油公司解決。 ――技術標準專家審查和委員投票制度。標準的技術審查由專標委組織專家進行,通過專家審查后交由專標委委員投票表決。 ――油標委和專標委委員的替換制度。委員資格實行動態管理,每年根據委員退休、工作變動及委員是履職情況進行調整。 ――專標委考核制度。油標委秘書處每年負責對各專標委完成標準制定、復審等工作的進度和質量進行考核,并向油標委年會報告。對完成任務好的專標委給予表揚和獎勵,完成差的專標委通報批評。 3.技術標準情況 據統計到2004年8月底,在石油工業上游領域,現行有效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共計1789項。其中:國家標準102項,占5.7%;行業標準1687項,占94.3%。2004年有兩項標準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評為優秀國家標準。 ――國家標準總計102項。其中:強制性國家標準10項,推薦性國家標準92項。國家標準的范圍主要涉及油氣貿易計量、天然氣分析、石油設備材料、工程建設等。國家標準采標率為43.13%,平均標齡為6.44年,最長標齡為19年,近五年新發布的國家標準33項,占32.35%。 ――行業標準總計1687項。其中,強制性行業標準73項,推薦性行業標準1570項,部門計量檢定規程44項。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的范圍主要涉及勘探與鉆井、開發與儲運、工程建設、設備與材料、油氣計量與分析、海洋石油工程、安全環保節能等。行業標準采標率為7.11%,平均標齡8.17年,最長標齡20年,近五年發布的行業標準497項,占29.46%,并將324項行業標準整合為105項,制定發布雙語版行業標準15項。在行業標準發行方面,每年發行量均在30萬冊以上。2000年以來,行業標準單行本發行量在2000冊以上的3.30%;500~2000冊占32.06%;100~500冊占53.33%;1~100冊,202種占11.30%;最高銷量為11553冊。 二、近幾年石油工業標準化工作開展情況 2000年以來,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快了進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石油工業面臨一些新發展形勢。一是市場化體制逐步建立,三大公司形成了甲、乙方的市場機制,石油企業必須進入市場參與競爭,來求生存求發展;二是國內油氣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三大公司都在迅速加快國際化進程,目前已有400多個石油工程施工作業隊伍在29個國家和地區從事油氣勘探開發工作,加快了進入國際市場的步伐;三是天然氣工業發展迅速,西氣東輸、陜京二線、忠武線等天然氣管線相繼建設和竣工,我國天然氣產量以每年7%以上的速度增長,清潔能源逐步進入千家萬戶,我國的能源結構得到了改善。這些新情況對石油工業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新的形勢、新任務,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堅持根據市場導向的原則,以國際化為方向,以信息化為手段,不斷加大標準化工作的力度。 1.制定和完善標準化工作制度。近幾年來,根據國家標準化工作法律法規和油標委章程的有關規定,結合油標委的新的工作體制,先后組織制定了《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規則》、《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規則》、《石油工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修訂工作程序》、《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考核、獎勵辦法》等規章制度。嚴格了工作程序,有效提高了標準質量。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獎懲制度,引入約束激勵機制,有效激發了各專標委工作的積極性。 2.修訂和改革技術標準體系表。標準體系表的建立和完善對于標準化工作的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從1984年到2000年石油工業標準體系表已經過三次較大的修訂。為了適應石油工業市場化、國際化的發展需要,2001年對標準體系表組織了第四次大規模的研究和修訂。經過修訂后的標準體系表,加大了標準整合和國際接軌的力度,將原體系表的18個專業歸類為7大類,技術標準的數量減少了15%,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提高了10個百分點。同時,對標準體系表實行動態管理制,每年修訂一次,并隨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年報公布。 3.組織實施技術標準的國際接軌計劃。為提高石油工業技術標準的國際接軌程度,適應石油工業國際化發展戰略的發展要求。根據2003年全國采用國際標準工作會議的要求,我們組織實施了“2003~2005年技術標準與國際接軌的三項計劃”,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國家標準采用國際標準計劃,用計劃3年時間轉化國際標準94項,目前列入計劃正在制定的有43項,占45.74%(2004年申報的21項尚未批復);二是行業標準采用國外先進標準計劃,計劃3年轉化API等標準120項,目前已完成和正在制定的59項,占49%;三是行業標準雙語版計劃,計劃在行業標準整合修訂的基礎上,三年翻譯行業標準49項,目前已完成和列入編制計劃34項,占69.38%。這三項計劃的實施,將極大地提高石油工業技術標準國際接軌程度。 4.集中圍繞油氣勘探開發主營業務整合技術標準。根據石油工業勘探開發作業的實際需要,積極整合技術標準,提高技術標準的國際競爭力。一是整合物探作業標準,組織物探專標委按照物探測量、地震數據采集、資料解釋等工藝過程,將原來的18項行業標準,修訂整合為石油物探測量、數據采集和資料解釋三大規范,并按中英文雙語版出版,同時滿足了國內國外石油物探作業市場的需要;二是參與修訂油氣儲量國家標準,石油地質專標委根據我國油氣儲量分類和評價、計算方法與國際不一致問題,積極參與有關國家標準修訂,修訂后的標準已被國土資源部用于我國油氣資源儲量評價的套改工作;三是根據保護油氣資源和環境的要求,組織制定了《油氣田開發方案編制指南》行業標準,為合理制定油氣資源開發方案提供了技術規則。 5.重點開展鉆井安全技術標準的清理工作。去年重慶開縣“12.23”特大井噴責任事故發生以后,為吸取事故教訓,完善技術標準,集中組織了對鉆井、含硫化氫油氣井安全作業技術標準的全面清理。一是組織鉆井、安全、采油采氣等專業標準化委員會清理行業標準200多項,對其中3項行業標準涉及井口安全距離等問題,進行了修改;二是對涉及井控、含硫油氣井鉆井安全作業、硫化氫監測防護的4項行業標準進行了修訂;三是參照美國API標準和加拿大技術法規,新制定了含硫化氫生產加工作業,井下作業等行業標準2項,同時,廢止過時行業標準3項。制修訂的行業標準,已報國家發改委審批發布。 6.完善天然氣貿易計量技術標準。近年來,我國天然氣工業的發展迅速,隨著西氣東輸管道的建成和國外天然氣引進工程的啟動,天然氣產量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長,由此對天然氣貿易計量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滿足我國天然氣貿易計量要求,我們會同全國天然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完成了管輸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品質標準制定,開展了天然氣按能量方式進行貿易結算的技術標準研究;組織全國天然氣標委會和油氣計量專標委,參照國際標準,制定和修訂了天然氣貿易參比條件、組分分析、壓縮因子計算等技術標準;新制定了天然氣計量的基本技術要求、超聲流量計、渦輪流計的天然氣計量方法等標準,修訂天然氣標準孔板計量方法行業標準,改變了天然氣計量方式單一的狀況,以滿足天然氣高壓干線輸送大流量計量的要求。 7.根據重點工程建設需要完善技術標準。為配合西氣東輸等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需要,我們組織工程建設專標委對我國油氣管道設計規范及時進行了修訂,以滿足工程設計的需要;完善了重點工程施工、防腐、檢測等技術規范,突出強化實施監督,確保施工質量;組織石油管材專標委對西氣東輸等工程需要的X70等新型管材標準進行了試驗研究,在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條件不成熟時,配合業主單位制定了企業標準。這些企業標準經過實踐驗證以后,將陸續上升為行業標準。 8.積極參與標準化國際交流與合作。目前,油標委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外有關石油工業標準化組織建立了較為密切的聯系,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國際標準化的交流與合作。今年4月油標委與國際石油工程承包商協會(OGP)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聯合組織召開了石油工業標準化國際研討會,國際國外有關石油工業的標準組織、國外主要石油公司標準化部門、國內各石油企業的200人參加了交流活動,取得良好效果。油標委會同三大公司每年都派出專家參加ISO/TC67、ISO/TC193、ISO/TC28/SC2、API的年會,收集信息,參與國際標準討論,同時在國內多次承辦ISO的TC或SC會議。在ISO/TC193中,中石油西南天然氣研究院承擔了兩項國際標準起草工作任務。為了及時跟蹤國際標準,油標委制定了國際標準跟蹤計劃,對正在制定的重要國際標準指定專標委或有關單位進行跟蹤研究,2003年油標委秘書處組織了對ISO/TC67正在制定的ISO29001《石油工業承包商質量管理體系指南》CD稿的跟蹤研究,及時反映了我國意見。我們還積極引進國外技術專家參與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我國的石油物探檢波器產量占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為促進產品出口,儀表專標委會同西安石油勘探儀器公司聘請美國、加拿大專家,共同開展技術標準研究試驗和編制工作,在修訂完善我國行業標準的基礎上,準備向國際地球物理勘探協會(SGE)提出國際標準提案。在基礎工作方面,為了加強與國外標準化組織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標準,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油標委就經美國石油學會授權開始開展API標準引進翻譯工作,最近又與加拿大有關石油部門和公司就含硫化氫油氣田開發作業技術法規、天然氣儲氣庫設計技術標準的交流、引進事宜達成協議。 9.組織開展標準化研究工作。油標委十分重視標準化研究工作,近幾年來,油標委秘書處和各專標委共計完成了10個研究項目,為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重點組織開展了標準體系研究,組織各專標委根據國際接軌的新形勢,對標準體系進行分析研究,研究的成果用于指導石油工業標準體系表的修訂工作,成效明顯;開展了技術標準采用國際標準的專項研究,按照國家標管委2003年全國采用國際標準工作會議的要求,組織課題組對石油工業上游領域現有的1000多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題目和摘要進行了翻譯,出版了石油工業技術標準采標目錄,推動了采標工作的順利進行;組織開展油氣管道標準體系研究,根據我國近年來油氣管道建設中,對技術標準提出的缺乏油氣管道核心標準的問題,油標委成立了專門工作組,組織油氣儲運、石油管材、工程建設、安全、節能等專標委對美國、加拿大、歐洲的油氣管道規范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研究報告,為盡快制定我國的油氣管道核心標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根據石油勘探開發保護環境的需要,推行清潔生產,開展環保和清潔生產技術標準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在技術標準制修訂工作中,加入清潔生產和環境保護技術要求的意見;組織開展了石油工業標準化信息系統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工作基本完成,可以實現標準制定、查詢、公文傳遞等信息化,現已完成與國家標管委信息網的鏈接。 三、 石油工業標準化工作的下步打算 (一)實施石油工業標準化發展戰略的思路及步驟安排 2003年11月,閻三忠主任委員在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四次年會上,做了《石油工業標準化發展戰略的基本思路》的報告,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石油工業標準化工作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實施步驟。 指導思想:以市場為導向,以國際化為目標、以信息化為手段,通過推進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化活動,把我國石油天然氣行業具有技術特色的技術標準推向國際市場,從而提高我國石油產品的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提高我國石油工程技術服務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提高我國石油企業的國際影響力。 發展目標:到2010年或更長一點時間,使我國石油工業的技術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成為在國內有權威,在國際上有影響技術標準。技術標準能夠支持我國石油企業及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在尚未建立石油工業標準體系的發展中國家能夠得到認同,在發達國家的石油工業界有一定的競爭力。使有關石油工業的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85%;國外先進標準的采用率達到85%。 實施步驟:按照三步走設想,標準化工作的發展與我國石油工業發展結合起來,逐步實現石油工業標準化的發展目標。 第一步(從2002年到2005年) ――基本完成石油工業現有的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轉化和采用;實現轉化國際標準100項左右,采用國外先進標準100項以上。使有關石油工業的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85%;國外先進標準的采用率達到85%; ――按照“整合、提高、國際化”的原則,推出中英文“雙語版”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50項左右,基本滿足石油工程技術服務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要求; ――擴大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外石油工業標準化機構的交往和聯系,承辦小型國際標準化會議,實質性地參與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制定工作,在承擔國際標準的起草工作中,有所突破。 第二步(從2005年到2010年) ――對制定中的有關石油工業的重點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基本實現同步制定、同步審查、同步發布; ――將具有我國獨特優勢的技術標準,推薦給國際標準化組織或國際石油工業標準化機構,承擔更多的國際標準的起草工作任務; ――逐步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有關石油工業的技術委員會的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組召集任務,對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產生影響。 第三步(到2010年以后) ――對國際標準與我國技術標準基本實現同步制定、同步審查、同步發布; ――成為石油工業有關國際標準制定工作的重要力量,能夠與其他國家一道共同推動石油工業國際標準的發展; ――促進我國石油工業的技術標準進入國際市場,逐步成為國際石油工業界得到認同技術標準之一。 (二)近期工作安排 油標委將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要求,結合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等三大公司的發展要求,在近期重點組織開展六項工作。 1.組織制定標準化工作“十一五”發展計劃。根據石油工業標準化工作第二步的發展要求,堅持國際化的發展方向、市場化的工作需求,在2005年制定完成《石油工業標準化工作“十一五”發展計劃》。在此基礎上,對現有《石油工業標準體系表》進行了全面優化,突出綜合性、系統性、完整性和國際接軌。按照“整合、提高、國際化”的原則,打破專業界限,大力整合技術標準,減少標準數量,提高標準的集成度和質量,讓用戶使用方便和滿意。 2.加強標準化組織機構建設。根據標準化工作的發展需要,修訂完善油標委工作制度;在三大公司的支持下加強油標委和專標委秘書處建設,充實人員、提高素質,配齊和逐步完善辦公條件、信息手段。不具備條件的專標委秘書處要進行調整;加強標準人員的培訓和交流,特別是國際標準化、國外石油工業和企業標準化知識的交流,使油標委和專標委秘書處人員能夠適應石油工業標準化工作國際接軌的要求。 3.大力推進采用國際標準工作。堅持石油工業標準化工作國際化的發展方向。在總結“2003~2005年三項計劃”的基礎上,制定“十一五”期間,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轉化計劃。提高國際標準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不再單純強調“采標率”。加大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中英文“雙語版”的制定工作力度,推動石油工業國際化工作。 4.加大國際標準化合作,擴大對外交流。繼續積極參加ISO、API等國際標準化活動,努力實質性地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工作;積極加入OGP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積極爭取將我國石油工業的雙語版標準納入OGP標準數據庫;與國外標準化組織合作,在國內翻譯出版有價值的國外技術標準;根據國內石油工業發展需要,按專業或專題,組織標準化技術交流和研討,共同促進石油工業國際標準化工作的發展。 5.開展重點技術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當前石油工業的發展,迫切需要我們提供有水平、有份量的綜合性技術標準。要按照整合、提高、國際化的方針,組織力量在物探、作業、含硫油氣井鉆井、油田開發等方面整合一批綜合性、系統性較強的核心技術標準;在鉆機制造、油氣管道建設等方面制定出核心標準及配套標準體系;在勘探、開發的作業安全、環保等方面制定標準規范。從產業安全和產品競爭力的角度,跟蹤研究國外狀況和發展動向,全面加強安全類標準的建設,及時增補和修改,從安全出發確保穩定與發展。 6.加大技術標準的宣貫和執行力度。狠抓技術標準宣貫計劃的制定和落實工作,提高標準出版發行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標準化管理與服務網絡化,提高標準化服務水平和運行效率。要將標準宣貫、技術標準發行、配備到位情況作為對專標委工作的考核;各專標委要積極落實技術標準的宣貫任務,收集標準實施反饋意見,不斷改進和提高標準技術水平;三大公司也要積極組織標準的宣貫實施工作,從企業管理的角度,要求所屬單位做好標準的配備、宣貫和實施工作,組織和調動各方面的力量,采取不同形式,積極開展標準化培訓工作,做好技術標準的實施監督工作。近期,特別要抓好新發布的含硫油氣井鉆井、井控技術標準的宣貫和實施。 在國家發改委的領導和三大石油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推進標準化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們深知,我們的點滴成績與兄弟行業、兄弟單位的工作相比,距通行的國際標準化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今天能夠有機會在這里聆聽各位領導和各位同仁的指導,學習交流經驗,對于我們開闊視野、提升認識、拓展分析問題角度大有裨益。我們將把好經驗和好做法帶回去,認真研究借鑒,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和改進標準化工作,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為全面推進中國石油工業標準化工作,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04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