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淬釹鐵硼永磁粉》國家標準預審會召開
- 發(fā)表時間:2004/08/25
- 來源:中國冶金網(wǎng)
根據(jù)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標委計劃[2003]37號文,全國稀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于2004年8月16日--19日在山東煙臺市召開了《》國家標準預審會。會議由全國稀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朱玉華主任主持。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核工業(yè)第八研究所、西南應用磁體研究所、上海大學材料所、浙江朝日科磁業(yè)公司、麥格昆磁(天津)有限公司、上海愛普生磁性器件有限公司、上海龍磁稀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環(huán)公司、沈陽新橡樹磁性材料有限公司等11個單位16人參會,與會代表逐條逐句地對《》國家標準預審稿進行了認真、仔細地審查,形成如下會議紀要: 2. 考察第2章引用標準中GB/T 3170.1是否用GB/T 19077.1替代。 3. 第5章表1中所有數(shù)據(jù)的邊界值需要重新處理,使其更合理。 4. 5.2.1條中的粒度下限由12%調整為15%,5.2.2條中的粒度下限進一步查實后確定;同時刪除5.2.1與5.2.2條中的“中位值”。 5. 5.3條中增加“產品應潔凈,無可見銹斑及夾雜物”。 6. 第6章中增加輔助磁性能和理化性能的試驗方法。進一步確認6.1.2條中粘結劑質量分數(shù)的數(shù)值。 7. 7.4條中“產品取樣數(shù)量按GB/T 2828.1規(guī)定進行”修改為“每批產品取樣件數(shù)按表2規(guī)定進行”。 8. 將附錄A中的標題由“……及氧質量分數(shù)”修改為“……及其它理化性能”,同時將“表A.1為快淬……及氧質量分數(shù)的指標”修改為“表A.1為快淬……及其它理化性能的典型值。”并補齊表A.1性能一欄中符號的相應中文名稱,將α(Br)由-0.13%/℃調整為-0.11%/℃,氧質量分數(shù)由700μg/g調整為600μg/g,同時進一步核對最高工作溫度的“Pc”值。另外,會議確定在表A.1性能欄中給出理論密度(ρ=7.64g/cm3),最高工藝溫度(具體溫度待查)及最高工作溫度下的工作時間(T=2h)。 9. 附錄B中B.1的主要化學成分由“稀土、鐵、硼鐵”,修改為“稀土、鐵、硼”。建議B.3分為兩部分:單輥磁粉的應用及霧化磁粉的應用,以便說明二者的區(qū)別。 10. 附錄C由資料性附錄改為規(guī)范性附錄。 11. 會議希望委托北京鋼鐵研究總院或麥格昆磁(天津)進行振動樣品磁強計(vsm)磁性測量,并請浙江朝日科、沈陽新橡樹等單位于9月20日前送樣(每個牌號100g)至起草單位,由起草單位于9月25日前送至測量單位,請測量單位于10月15日前完成測量工作。 12. 會議一致認為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為完成好該標準的起草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但由于該標準系首次制定,任務重、難度大,因而希望參加起草單位及協(xié)助起草單位繼續(xù)積極配合起草單位完成好該項標準的起草工作,同時對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在人力、財力上能夠給予必要支持。 13. 會議初步確定10月底召開該項標準審定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