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創新 強化服務
大力發展機械工業標準化
- 發表時間:2004/12/10
- 來源: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是為適應國家工業管理體制改革需要,經國務院同意、民政部批準,于2001年4月正式成立的綜合性行業協會。按照國家標準委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授權,三年多來,特別是在2004年,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為政府、為企業服務為宗旨,本著不“越位”、不“錯位”、不“缺位”的工作原則,圍繞振興機械工業,開拓創新,強化服務,大力發展機械工業標準化,取得了可喜成績。下面就機械工業標準化有關情況和2005年的標準化工作設想做一個簡要的匯報。 一、機械工業標準化發展現狀 機械工業標準化是機械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機械工業技術水平的主要標志。在實現機械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機械工業競爭力等方面,機械工業標準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技術基礎作用。 1、機械工業發展需要標準化 機械工業是國民經濟的裝備工業,是科學技術物化的基礎,是高新技術產業化的載體,是國防建設的基礎工業,也是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提供消費類機電產品的行業。我國機械工業經過五十余年的發展,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出口創匯和吸納就業能力等重要指標,都表明機械工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并已躋身世界機械工業大國行列。在我國機械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中,機械工業標準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機械工業生產活動提供規范,為先進制造技術應用搭建橋梁,為機械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支撐,為國際競爭提供手段。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機械工業標準化工作取得長足進展。截止到2004年7月底,已制定和實施的機械工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共13666項,其中國家標準4521項,行業標準有9145項;已建立了一個由90個全國性的、15個行業性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成的機械工業標準化技術隊伍。 2、機械工業標準化發展需求強勁 從國際層面看,隨著國際科技、經濟競爭日益激烈,工業化國家更加重視機械工業,紛紛把機械工業作為經濟高級化不可或缺的戰略性產業,把機械工業作為標準化發展的戰略重點領域,強調標準的市場適應性,強調標準的高技術化,強調國際標準化活動的主導作用,強調標準化服務的有效性。 從國內發展環境看,圍繞國家重點建設和主要用戶行業需求,發展先進適用產品,對機械工業標準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圍繞機械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推廣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機械工業標準化任務十分繁重;圍繞提高機械工業國際競爭力,加快與國際標準接軌,機械工業標準化任重道遠;圍繞增加標準化工作有效性,發揮機械工業標準化作用,標準化服務市場十分廣闊。 3、機械工業標準化主要問題 概括起來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標準制修訂工作滯后,不適應機械工業發展需要。主要表現為標準體系結構不合理,規范中低檔機械產品的標準制定不少,影響機械工業發展的高新技術產品急需的關鍵技術標準嚴重缺乏;標準自主技術含量不高,大量的先進制造技術成果沒有及時納入標準;標準更新不及時,機械工業標準中標齡10年以上的國家標準占46%、行業標準占30%;標準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不高,機械工業13666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數量僅有4560項,采標率為33.4%,其中國家標準為2810項,采標率為62.2%,行業標準為1750項,采標率為19.1%。二是標準化服務水平落后,降低了標準化工作有效性。主要表現為標準化服務手段落后,效率不高,缺乏可共享、便捷、能夠顯示機械工業整體標準化資源和實力的信息服務平臺。由于標準化工作的滯后、落后,一些采用先進制造技術的高技術化標準不能及時出臺,而大量的低水平標準、不能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標準存在,使許多達到標準要求但缺乏競爭力的機械產品充斥市場,造成產品積壓和資源浪費;使我國機械產品出口遭遇國外技術壁壘,一些國外的淘汰產品長驅直入我國市場,相關產業面臨嚴重威脅,在客觀上影響了機械工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產業的升級和產品的更新換代,影響了我國新型工業化的進程。 二、2004年機械工業標準化工作簡要回顧 1、編制2005~2007年裝備制造業標準化發展規劃 為了更有效地發揮標準化在推進“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進程中的基礎作用,用先進適用的標準服務于年裝備制造業,增強年裝備制造業的競爭力,受國家標準委的委托,我們組織有關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和企業,編制了2005~2007年裝備制造業標準化發展規劃和裝備制造業主要產業標準化發展規劃;在機械工業技術發展基金會支持下,開展了“十一五”機械工業標準化發展規劃前期研究。在規劃編制和研究工作中,我們堅持場導向原則,根據市場需求確定機械工業標準化發展的重點方向,著力提高標準與市場的關聯性;堅持突出重點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著眼優化機械工業標準體系;堅持技術進步原則,積極采用、推廣先進制造技術新成果,不斷提高標準的技術含量;堅持國際接軌原則,加快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步伐,切實落實全國采用國際標準工作會議精神。 2、開展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 3、提高機械工業標準水平 回顧2004年標準化工作的探索和實踐,我們有三點突出體會: 二是把握好工作著力點。首先,注重機械工業標準化發展中的共性問題、傾向性問題。站在振興機械工業的高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調查研究為基礎,理清機械工業標準化發展思路,探索建立基于標準的機械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其次,堅持市場導向原則。針對機械工業已經進入全面競爭的客觀經濟環境,圍繞市場需求,按照“誰需求、誰投資、誰受益”的市場化原則,提出行業標準的研究、制定和修訂工作項目,鼓勵、支持和爭取企業、民間資本、外來資本投入機械工業標準化工作。第三,加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根據機械工業標準化發展需要,提出并組織實施了4個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14個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組建計劃。 三、2005年機械工業標準化工作設想 2005年,機械工業標準化工作的主要任務: 1、制定機械工業標準化“十一五”規劃 2、優化標準制修訂工作機制 3、加快重點領域標準制修訂速度 4、加強先進制造技術成果標準化途徑與對策研究 5、構筑標準化服務平臺 6、推進標準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