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紡織工業標準化基本情況 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工業,它在出口創匯、滿足人民生活需要、平衡國際貿易、吸納大量勞動力就業、為棉、毛、麻、絲等農牧產品提供市場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3年我國紡織品和服裝進出口總值達到960.7億美元,同比增長24.15%,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11.29%。 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總值達804.84億美元,同比增長27.72%,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18.36%,其中紡織品出口金額285.67億美元,同比增長30.87%,服裝出口金額519.16億美元,同比增長26.04%。 2003年紡織品服裝共實現貿易順差648.98億美元。 標準化作為技術基礎,總是伴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它不會也不可能單獨存在。紡織標準化工作也隨著紡織工業的不斷發展而發展。紡織標準化工作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原國家經貿委、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領導下,在從事紡織標準化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績。標準化工作為紡織行業的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標準數量不斷增加,標準水平不斷提高,標準體系日趨健全。 截止2003年底,紡織工業共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1366項,其中國標430項,行標936項。在這1366項標準中,強制性國標5項,強制性行標3項,共8項,約占0.6%。其余均為推薦性標準。 一個以產品標準為主,與基礎標準、方法標準相結合的棉、毛、麻、絲、針織、化纖等門類比較齊全的標準化體系已基本形成,并發揮了巨大作用,對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出口創匯起到了促進作用。 這些標準已搞成大型系列匯編共分為8卷,其中基礎方法卷(4冊)、棉紡織卷(2冊)、另外有毛紡織卷、麻紡織卷、絲紡織卷、化纖卷、服裝針織品卷、紡機器材卷(7冊),共8卷18冊,可供生產、科研、教學等方面使用。 2、管理方面 經國家標準委和國家發改委授權,承擔紡織行業的標準化管理工作,協會科技發展部負責,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承擔業務工作。現有三個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①TC209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ISO/TC38對口);②TC215全國紡織機械與配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ISO/TC72對口);③TC219全國服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ISO/TC133對口)。在TC209紡織品標委會下屬還有7個分技術委員會。另外,我們還有家用紡織品、化纖、色織等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有1000多名從事生產、科研、大專院校、商檢、流通領域等方面的專家從事紡織標準化工作,這些構成了紡織標準化工作的管理網絡。 3、采標方面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統計,對國際標準的采標率國內平均水平低于50%,但紡織品對口ISO/TC38(除地毯水產外)與紡織有關的共有272項,已轉化為國標、行標和已列入計劃的有218項,采標率已達80%。這些采標標準大都是基礎標準、方法標準,因此,統一了術語、統一了檢測方法,這些標準已成為我國紡織產品檢測、監督的依據。積極參加國際會議多次參加年會及分會并參與國際間聯合試驗,使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基本同步。使測試數據具有可比性,滿足了國內外貿易的需要。另外,廣大企業也提高了采標意識,積極采用國外先進標準或國外大公司的標準,為打破技術壁壘、擴大出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標準復審工作 根據原國家經貿委《關于開展行業標準復審工作的通知》要求,協會科技部組織有關單位對紡織行業所屬復審范圍的標準廣泛征求和聽取各單位及專家意見,現復審工作已完成,紡織行業共復審行標468項,其中復審確認254項,修訂130項,廢止84項。修訂工作將在近兩年內完成。廢止的標準主要是所涉及的產品已被淘汰或逐步淘汰、已有國家標準和通用標準、只在較小范圍內應用,或已落后不適用。 二、新形勢下紡織標準化工作的重點 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也標志著我國已在更大范圍內和更深程度上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以及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對標準化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 1、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現代化紡織強國,需要進一步加強紡織標準化工作。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為了解決我國紡織行業普遍存在的科技水平低、經濟效益差、資源短缺且利用率低、環境污染等問題,標準化工作必須同步發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2、調整產業結構,需要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我國是紡織大國,但一些高檔面料、高附加值的紡織制品卻依賴進口。提高產品檔次,開發高性能、高功能、高文化品位的紡織品服裝,進而實現產業結構升級。 3、擴大出口繁榮經濟,需要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近幾年,國外的綠色紡織品的要求,為我們的產品走向世界設置了技術壁壘。因此,合理利用標準等技術性來保護紡織企業的利益和我國的經濟安全就顯得更加重要,要破除國外的技術壁壘就要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提高產品質量;要保護國內市場,就應充分研究國外產品、分析存在的差別,有針對性地建立標準的技術性措施。 4、堅持以人為本,對標準化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就是要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產品標準問題。要提高標準的覆蓋面。對涉及群眾的衣食住行標準要加快步伐。衣是第一位。沒有的要盡快制定,過時的要盡快修訂。努力填補事關群眾生產、生活、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急需的標準空白。如《》是消費者急需的,也是企業急需、市場急需的,發改委趕在上市前批準發布實施,對規范市場、維護消費者的利益、保護企業的合法權力、促進產品質量的提高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在標準工作中的具體做法 充分發揮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標準技術歸口單位、各專業協會等各方面專家的積極性做好標準化工作。在標準制修訂工作中主要抓住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1、把住計劃關 在編制標準計劃時,我們根據國家發改委編制計劃的精神,結合紡織行業的要求,將編制計劃要求下發到有關單位,并通過網絡使更多單位了解編制要求。計劃報上來后,我們根據上述重點進行篩選和協調,將急需的匯總上報發改委。 2、抓好標準制修訂關 各專業協會、企業對新制訂的標準非常感興趣,積極參加,他們熟悉企業生產,對技術指標有發言權,但不熟悉標準的編寫方法。為此,我們將技術委員會、標準歸口單位和企業、專業協會結合起來,使編寫的標準不僅符合編寫規范,又具備了較高的技術水平,同時,也補充了部分標準費用。 3、積極宣貫好標準也是標準的重要環節 我們吸取了“消費品使用說明,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的教訓,雖然我們提前一年在各省市、各專業標準委員會辦了很多學習班,但在實施過程中,仍有些企業因不熟悉該標準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我們今年抓住了“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標準的貫徹,同時結合針織品、家用紡織品、服裝等新標準一起進行了宣貫,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下一步打算 1、根據行業特點,盡快成立家用紡織品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近年來,家用紡織品行業發展迅速,家紡產品的生產、銷售、及進出口貿易急需標準加以規范。為了適應行業發展需要,加強家紡行業標準化工作,我們將積極準備相關材料,盡快成立家用紡織品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2、積極組織各方面力量,爭取明年上半年完成標準制修訂計劃工作。因為今年我們承擔了國家標準委布置的國家標準清理評價工作和商務部開展的出口技術指南編制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今年下半年本應完成的標準制修訂計劃,在明年上半年才能全面完成。 |